牙齦發炎怎麼辦?如何舒緩、預防,懶人包一次看!

牙齦發炎怎麼辦?如何舒緩、預防,懶人包一次看!

牙齦發炎的原因

牙齦(俗稱牙肉)是牙齒的「護城河」,如果發炎未及時處理,可能導致牙齦紅腫、出血,甚至引發牙周病。以下是幾個常見的牙齦發炎原因: (延伸閱讀:別拖!缺牙不處理,小心錯失治療黃金期!)

  • 蛀牙或缺牙: 口腔內的細菌會沿著蛀牙或缺牙處進入牙根,導致牙齦發炎。
  • 口腔清潔不足: 未正確刷牙或使用牙線,會導致牙菌斑堆積,引發炎症。
  • 系統性疾病: 免疫系統較弱的患者,如糖尿病患者,更容易出現牙齦發炎問題。
  • 抽菸與飲食習慣: 吸菸會影響牙齦的血液循環,使牙齦修復能力下降。
  • 賀爾蒙變化: 懷孕、更年期或青春期等階段,賀爾蒙變化可能導致牙齦更敏感。

牙齦發炎該怎麼做?

如果牙齦已經發炎,可以透過以下方式減緩症狀:

  • 立即就醫: 牙齦發炎是身體給出的警訊,建議盡早尋求牙醫的專業治療。
  • 加強口腔清潔: 使用軟毛牙刷,每天刷牙兩次,並搭配牙線清潔牙縫。
  • 清淡飲食: 避免刺激性食物,如酸、辣、甜食,降低牙齦的刺激。
  • 補充營養: 攝取富含維生素C、E 的食物,如綠色蔬菜、莓果類,促進牙齦修復。
  • 戒菸與減少酒精攝取: 吸菸與酒精會降低牙齦的抵抗力,增加發炎風險。

如何預防牙齦發炎?

最好的治療方式是預防!透過以下方式保持牙齦健康:

  • 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: 每天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兩次,搭配牙線與漱口水。
  • 定期洗牙: 每半年進行一次洗牙,清除牙菌斑與牙結石。
  • 均衡飲食: 避免高糖食物,並補充鈣質與維生素,促進牙齦健康。
  • 定期檢查: 牙齦健康與全身健康息息相關,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牙科檢查。